创新引领未来

7*24小时服务热线:
86-0531-68961799
产品应用
冲压
辊压
冲裁
冷锻
冷挤
温锻
多向热模锻
压铸
热挤压
注塑
吹塑
压塑
热锻
低压铸造
高压铸造
其他特殊钢
ABUIABAEGAAgncGekwYoneOf6gEw3gI46AE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冲压件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 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模具分为冲裁模(各种板料的冲切成形,刃口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摩擦和冲击)、弯曲模(板料的弯曲成形,工作负荷不大但有一定的摩擦)、拉深模(板料的拉深成形,工作应力不大,但凹模入口处承受强烈的摩擦)。


特点:冲裁模要求有高的耐磨性、冲击韧性以及耐疲劳断裂性;弯曲模要求有高的耐磨性和断裂抗力;拉深模要求有高硬度和耐磨性。

适用模具钢:NOS415、NOS425、NOS430、NOS525、NOS560





ABUIABAEGAAgtMSekwYowJORpgUw3gI46AE

辊压成型是带材通过多道次不同形状轧辊进行横向弯曲,最终形成特定截面形状的工艺形式,适用于高强度钢材的成型,对于抗拉强度1500 MPa 的马氏体钢已有成熟的产业应用。辊压成型是一种连续轧制逐道次成型的工艺过程,通过修改辊轮型面来获得不同截面形状的产品,在机架上增加独立控制的伺服电机,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机架在板材成型过程中的横向移动,形成变截面、柔性化的生产工艺,扩展了原单一截面的产品应用局限性。


   辊压成型比滚压螺纹要更复杂,要求更高。其模具设计是根据工件的不同形状,把搓丝板设计成一个截面或几个截面,可采用同步式;也可采用分级式。当毛坯沿轴线的直径大小相同或基本相同时,可采用同步式辊压成型;当毛坯件沿轴线的直径大小不相同时,需要滚压几种不同结构的直径时,则采用分级式辊压成型。一般可一次辊压成型,形状复杂的也可两次辊压成型。


   辊压成型工艺拓展了板材的传统成型工艺,通过优化截面形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生产工艺。尤其是高强钢辊压成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汽车的轻量化工作,对降低环境污染有直接意义。


ABUIABAEGAAgy8uekwYovJC5owMw3gI46AE


冲裁是利用冲模使部分材料或工序件与另一部分材料、工(序)件或废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冲裁是剪切、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凿切、切边、切舌、切开、整修等分离工序的总称。


   冲裁是冷冲压生产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同时也是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种生产工艺。它既可以直接生产出成品零件,如垫片等一此平面形状的制件,也可以作为弯曲,拉深等复杂工艺的辅助工序予以实施。根据冲裁工艺所应用的范围不同,冲裁工艺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两大范围。


从板料上分离出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毛坯的冲压方法。冲裁是利用冲模的刃口使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产生剪切变形并分离。冲裁在冲压生产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冲裁过程中,除剪切轮廓线附近的金属外,板料本身并不产生塑性变形,所以由平板冲裁加工的零件仍然是一平面形状。



冲裁时不仅要求冲出符合图纸形状的零件,还应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主要是指切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切断面应平直、光洁、无裂纹、撕裂、夹层、毛刺等缺陷。零件的表面应尽可能平坦,即穹弯小,尺寸精度应保证不超出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


在冲裁时,影响冲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凸、凹模间隙的大小及分布均匀性、模具刃口状态、模具结构与制造精度以及板材性质等。


在冲裁时,凸、凹模刃口处的断口是否重合与问隙的大小很有关系。若间隙合理,板料分离时,在凸、凹模刃口处的上下断面重合,因而冲出的零件平直、光洁,且无毛刺。当间隙过小时,则上下断口面互不重合,相隔一定的距离,材料最后分离时,断裂层出现毛刺与夹层。间隙过大时断口面也不重合,零件切断面斜度增大,易形成拉长的毛刺。




ABUIABAEGAAg4uOekwYo_OKLwQMw3gI46AE

冷锻是对物料再结晶温度以下的成型加工,是在回复温度以下进行的锻造。生产中习惯把不加热毛坯进行的锻造称为冷锻。冷锻材料大都是室温下变形抗力较小、塑性较好的铝及部分合金、铜及部分合金、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结构钢。冷锻件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能代替一些切削加工。冷锻能使金属强化,提高零件的强度。

冷锻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它还在不断地向切削、粉末冶金、铸造、热锻、板料成形工艺等领域渗透或取而代之,也可以和这些工艺相结合构成复合工艺。热锻-冷锻复合塑性成形技术是将热锻和冷锻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精密金属成形工艺,它充分利用了热锻和冷锻各自的优点:热态下金属塑性好,流动应力低,因此主要的变形过程用热锻来完成;冷锻件的精度高,因此零件的重要尺寸用冷锻工艺来最终成形零件。热锻-冷锻复合塑性成形技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该技术制造的零件,已取得了精度提高、成本降低的良好效果。

冷锻技术成形精度比温锻和热锻都要高,在精密成形领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冷锻工艺的运用提高了内膛光洁度、尺寸精度、表面强度,延长了枪管的寿命,使枪的射击精度也相应提高,而且便于加工锥型枪管,可以减小质量。

当前汽车工业、摩托车工业和机床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冷锻这一传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例如,我国1999年摩托车的全国总产量就有1126万多辆,而根据2000年的初步估计,我国汽车的总需求量到2005年将达到330万辆,其中轿车130~140万辆,仅汽车行业的锻件需求在50~60万吨以上。冷锻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虽然不算太晚,但发展速度却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到目前为止,我国生产的轿车上的冷锻件重量不足20kg,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开发潜力很大,加强冷锻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是我国的一项紧迫任务。

ABUIABAEGAAg7ueekwYosLeK_gYw3gI46AE

冷挤压就是把金属毛坯放在冷挤压模腔中,在室温下,通过压力机上固定的凸模向毛坯施加压力,使金属毛坯产生塑性变形而制得零件的加工方法。我国已能对铅、锡,铝、铜、锌及其合金、低碳钢、中碳钢、工具钢、低合金钢与不锈钢等金属进行冷挤压,甚至对轴承钢、高碳高铝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也可以进行一定变形量的冷挤压。在挤压设备方面,我国已具备设计和制造各级吨位挤压压力机的能力。除采用通用机械压力机、液压机、冷挤压力机外,还成功地采用摩擦压力机与高速高能设备进行冷挤压生产。

   冷挤压具有以下特点:

   1.尺寸准确

   我国研制的冷挤压件一般尺寸精度可达8~9级,若采用理想的润滑可达(指纯铝和紫铜零件),仅次于精抛光表面。因此用冷挤压方法制造的零件,一般不需要再加工,少量的只需精加工(磨削)

   2.节约材料

   冷挤压件材料利用率通常可以达到80%以上。如解放牌汽车活塞销动切削加工材料利用率为43.3%,而用冷挤压时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2%;又如万向节轴承套改用冷挤压后,材料利用率由过去的27.8%提高到64%。可见,采用冷挤压方法生产机械零件,可以节约大量钢材和有色金属材料。

   3.生产效率高

   用冷挤压方法生产机械零件的效率是非常高的,特别是生产批量大的零件,用冷挤压方法生产可比切削加工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例如,汽车活塞销用冷挤压方法比用切削加工制造提高3.2倍,当前又用冷挤压活塞销自动机,使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一台冷挤压自动机的生产率相当于100台普通车床或10台四轴自动车床的生产率。

   4.适用面广

   如异形截面、内齿、异形孔及盲孔等,这些零件采用其它加工法难以完成,用冷挤压加工却十分方便。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冷挤压技术与当前各种加工方法比较,具有突出的优越性。这就为冷挤压代替切削加工、锻造、铸造和拉深工艺来制造机器零件,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ABUIABAEGAAgi__ekwYo9oHohAYw3gI46AE

温锻是将模具加热至金属的锻造温度进行的模锻。可充分利用金属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可用较小吨位的设备进行锻造。可使形状复杂的工件成形。多用于模锻时难变形的、变形温度范围狭窄的铝合金、钛合金及其他高温合金锻件的加工。温锻将金属加热到回复温度或再结晶温度附近进行的锻造工艺。温锻变形时加工硬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而锻造变形力比冷锻低,但大于热锻。锻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表面氧化、脱碳程度和力学性能则优于热锻件,与冷锻件相近。还可锻造冷锻加工难以成形的高碳钢与高合金钢材料。

一般来说,钢的再结晶温度大约在750℃左右,在700℃以上进行锻造时,由于变形能可得到动态释放,成形阻力急剧减小;在700-850℃锻造时,锻氧化皮较少,表面脱碳现象较轻微,锻件尺寸变化较小;在950℃以上锻造时,虽然成形力更小,但锻件氧化皮和表面脱碳现象严重,锻件尺寸变化较大。因而在700-850℃的范围内锻造可得到质量和精度都比较好的锻件。

温锻是在冷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少无切削塑性成形工艺。它的变形温度通常认为是在室温以上、再结晶温度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常见的温锻温度范围,黑色金属一般是200℃~850℃,对有色金属一般是室温以上到350℃以下。

温锻成形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冷锻与热锻的优点。温锻是由于金属被加热,坯料的变形力比冷锻小,成形比冷锻容易,可以采用比冷锻大的变形量,从而减少工序数目,减少模具费用和设备吨位,模具寿命也比冷锻时高。与热锻比,因加热温度低,氧化和脱碳减轻,锻件尺寸公差等级较高,表面粗糙度较低。

温锻主要用于:冷锻变形时硬化剧烈或者变形力高的不锈钢、合金钢、轴承钢和工具钢等;冷变形时塑性差,容易开裂的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等:冷态难加工,而热态严重氧化、吸气的材料,如钛、钼、铬等:形状复杂或为了改善产品综合力学性能而不宜采用冷锻时;变形程度较大,或者零件尺寸较大,冷锻设备能力不足时。

温锻成形是在金属材料温度升高后变形抗力降低、塑性提高,而表面尚未剧烈氧化的温度条件下完成零件的成形。变形温度对金属的塑性有着重要影响,大多数金属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但这种增加并非线性上升。在加热过程的某些温度区间,往往由于过剩相的析出或相变等原因出现脆性区,使金属塑性降低。在一般情况下,温度从热力学温度零度上升至熔点时,可能出现三个脆性区:低温、中温和高温脆性区。

ABUIABACGAAguujikwYooK2nqwQwoAY4nAQ

多向模锻是在多向模锻液压机上进行分模模锻的一种精密锻造技术,其变形,而以挤压为主。

与普通模锻及分模模锻相比,它具的以下技术经济特点:

1、能使结构形状复杂锻件成形,显著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减少机械加工工时,通过实践证明:多向模锻可获得形状高度复杂、尺寸精确、无飞边、无模锻斜度并带有孔腔、形状和尺寸最大限度地接近成品零件尺寸的锻件,从而显著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减少机械加工工时和大幅降低锻件成本。

2,有助提高其力学性能,从大量多向模锻件的低倍检验结果看出,多向模锻件的金属流线沿锻件轮廓分布,有助于锻件力学性能有提高,此外,因多向模锻不产生飞边,也就是没有因为切边而产生流向未端外露的问题,这对零件的抗腐蚀性能尤为重要。多向模锻工艺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温度较窄和塑性较低的材料锻造。如这种温度较窄和塑性较低材料在普通锻造时,可能因出现存在拉应力的状态而使锻件产生裂纹导至报废,然而在多向模锻时由于坯料始终处于强烈的三向应力状态,金属的塑性较高,即使难变形的金属材料亦有可能承受锻造变形。

3、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模具冷却与润滑效果好,因而多向模锻的模具使用寿命相对较高,这不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使锻件生产成本降低。

ABUIABAEGAAgyPGekwYoxr65vwcw3gI46AE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根据压铸类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压铸机或者热室压铸机。


   铸造设备和模具的造价高昂,因此压铸工艺一般只会用于批量制造大量产品。制造压铸的零部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这一般只需要四个主要步骤,单项成本增量很低。压铸特别适合制造大量的中小型铸件,因此压铸是各种铸造工艺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同其他铸造技术相比,压铸的表面更为平整,拥有更高的尺寸一致性。


   在传统压铸工艺的基础上诞生了几种改进型的工艺,包括减少铸造缺陷排除气孔的无孔压铸工艺。主要用于加工锌,可以减少废弃物增加成品率的直接注射工艺。还有由通用动力公司发明的精速密压铸技术以及半固态压铸等等新式压铸工艺。


  传统压铸工艺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或者称做高压压铸。这四个步骤包括模具准备、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它们也是各种改良版压铸工艺的基础。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向模腔内喷上润滑剂,润滑剂除了可以帮助控制模具的温度之外还可以有助于铸件脱模。然后就可以关闭模具,用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射进模具内,这个压力范围大约在10到175兆帕之间。当熔融金属填充完毕后,压力就会一直保持直到铸件凝固。然后推杆就会推出所有的铸件,由于一个模具内可能会有多个模腔,所以每次铸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个铸件。落砂的过程则需要分离残渣,包括造模口、流道、浇口以及飞边。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一个特别的修整模具挤压铸件来完成的。其它的落砂方法包括锯和打磨。如果浇口比较易碎,可以直接摔打铸件,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多余的造模口可以在熔化后重复使用。通常的产量大约为67%。

ABUIABAEGAAg4POekwYolq3NygQw3gI46AE


  热挤压模是指使炽热金属直接被挤压成各种型材、异型材或管材的模具。


  热挤压模的工作条件相当苛刻,承受压缩应力和弯曲应力,脱模时也承受一定的拉应力。另外还受到冲击负荷的作用。模具与炽热金属接触时间较长,使其受热温度比热锻模更高,尤其是用于加工钢铁材料和难熔金属时,工作温度高达600—800℃,热挤压模的失效形式主要是模腔过量塑性变形、开裂、热疲劳和热磨损。


  热挤压模具用钢的尺寸一般比热锻模小,因此,对于这类模具特别要求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较高的高温强度和足够的韧性,良好的耐热疲劳性和高的耐磨性。


  热挤压模具主要由挤压筒、压头、挤压顶头、垫块、凹磨和心棒(用于挤压管材)等主要部件组成。热挤压模具的失效,主要是破裂、磨损、冲刷腐蚀、过热和热疲劳裂纹等原因造成的。


  当进行轻合金挤压时,凹模垫块和心轴材料主要采用铬钼系中合金热作模具钢4Cr5MoSiV、4Cr5MoSiV1钢等,热处理硬度为HRC45~50。心棒头及镶块则采用通用高速钢W18Cr4V和W6Mo5Cr4V2等,热处理为HRC55~60。压力筒一般采用中碳合金结构钢,硬度为HRC35~40;压力筒内衬材料则采用4Cr5MoSiV、4Cr5MoSiV1等,热处理硬度为HRC42~47。


  铜和铜合金热挤压模具,凹模和垫块材料则采用4Cr5MoSiV,4Cr5MoSiV1,3Cr2W8V等钢种,心棒材料仍采用4Cr5MoSiV,4Cr5MoSiV1钢种。当挤压含镍量较高的铜镍合金时,心棒头及镶块有时采用镍基高温合金制造,挤压筒衬有时采用铁基高温合金制造。


ABUIABAEGAAg3-WekwYo1eOwuQcw3gI46AE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注塑主要类型:


  1.橡胶注塑:橡胶注射成型是一种将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型硫化的生产方法。橡胶注塑的优点是:虽属间歇操作,但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取消了胚料准备工序,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优异。


  2.塑料注塑:塑料注塑是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有专门用于进行注塑的机械注塑机。目前最常使用的塑料是聚苯乙烯。


  3.成型注塑:所得的形状往往就是最后成品,在安装或作为最终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他的加工。许多细部,诸如凸起部、肋、螺纹,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操作中成型出来。


ABUIABAEGAAgr6SikwYo_Mffnwcw3gI46AE

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50年代后期,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诞生和吹塑成型机的发展,吹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中空容器的体积可达数千升,有的生产已采用了计算机控制。适用于吹塑的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所得之中空容器广泛用作工业包装容器。 根据型坯制作方法,吹塑可分为挤出吹塑和注射吹塑,新发展起来的有多层吹塑和拉伸吹塑。

挤出吹塑是一种制造中空热塑性制件的方法。广为人知的吹塑对象有瓶、桶、罐、箱以及所有包装食品、饮料、化妆品、药品和日用品的容器。大的吹塑容器通常用于化工产品、润滑剂和散装材料的包装上。其他的吹塑制品还有球、波纹管和玩具。对于汽车制造业,燃料箱、轿车减震器、座椅靠背、中心托架以及扶手和头枕覆盖层均是吹塑的。对于机械和家具制造业,吹塑零件有外壳、门框架、制架、陶罐或到有一个开放面的箱盒。

最普通的吹塑挤塑料原料是高密度聚乙烯,大部分牛奶瓶是使用这种聚合物制成的。其他聚烯烃也常通过吹塑来加工。根据用途,苯乙烯聚合物、聚氯乙烯、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和其他热塑性塑料也可以用来吹塑。

最近工程塑料在汽车行业被广泛接受。材料选择是以机械强度、耐候性、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和其他性能为依据的。

3/4的吹塑制品是由挤出吹塑法制造的。挤出工艺是强迫物料通过一个孔或模具来制造产品。

挤出吹塑工艺由5步组成:1.塑料型胚(中空塑料管的挤出);2.在型胚上将瓣合模具闭合,夹紧模具并切断型胚;3.向模腔的冷壁吹胀型培,调整开口并在冷却期间保持一定的压力;4.打开模具,卸下被吹的零件;5.修整飞边得到成品。

ABUIABAEGAAgofeekwYowpbtvAEw3gI46AE

模压是压缩模塑的简称,又称压塑。塑料或橡胶胶料在闭合模腔内借助加热、加压而成型为制品的塑料加工(也是橡胶加工)方法。

一般是将粉状、粒状、团粒状、片状,甚至先作成和制品相似形状的料坯,放在加热的模具的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使其成型并固化或硫化,再经脱模得制品 ,该法特别适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加工。缺点是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制品尺寸精度差。

分为加料、闭模、排气、固化、脱模和模具清理等,若制品有嵌件需要在模压时封入,则在加料前应将嵌件安放好。主要控制的工艺条件是压力、模具温度和模压时间。此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的模压方法,即先将粉状塑料压实,然后从模中取出料坯,放在炉中加热至熔点,使塑料颗粒熔化成一个整体,冷却后得制品或半成品。这种方法称烧结成型,主要用于聚四氟乙烯的成型。

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如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脲甲醛等塑料,也用于制造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的增强塑料制品。热塑性塑料也有采用此法成型的,如聚氯乙烯唱片。但热塑性塑料模压时,模具必须在制品脱模前冷却,在下一个制件成型前,又必须把模具重新加热,因此生产效率很低。模压法在橡胶工业中也是一种极重要的成型方法,把胶料剪裁或冲切成简单形状,加入加热模具内,在成型的同时硫化,制品也是趁热脱模的。许多橡胶模型制品如密封垫、减震制品等都用此法生产。

ABUIABAEGAAgjOuekwYogoqymgMw3gI46AE

   热锻,是锻造工艺技术的一种,一般是指将金属毛坯加热至高于材料再结晶温度后,利用模具将金属毛坯塑性成形为锻件形状和尺寸的精密锻造方法。


根据锻造工艺的不同,热锻可以分为单工序热锻和多工位热锻。单工序热锻一般采用摩擦压力机机械压力机、锤、油压机等压力加工设备进行锻造,以人工方式取放工件;多工位热锻一般是采用热模锻压力机进行锻造,送料一般采用步进梁机械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送料精度。

此外,根据有无飞边的不同,还可以分为闭式热锻和开式热锻。

热锻的目的有三方面:

1、减少金属的变形抗力,因而减少坏料变形所需的锻压力,使锻压设备吨位大为减少;

2、改变钢锭的铸态结构,在热锻过程中经过再结晶,粗大的铸态组织变成细小晶粒的新组织,并减少铸态结构的缺陷,提高钢的机械性能;

3、提高钢的塑性,这对一些低温时较脆难以锻压的高合金钢尤为重要。



ABUIABACGAAg0dTikwYonP7zvAQwigM42gE

低压铸造是指铸型一般安置在密封的坩埚上方,坩埚中通入压缩空气,在熔融金属的表面上造低压力(0.06~0.15MPa),使金属液由升液管上升填充铸型和控制凝固的铸造方法。这种铸造方法补缩好,铸件组织致密,容易铸造出大型薄壁复杂的铸件,无需冒口,金属收得率达95%。无污染,易实现自动化。但设备费用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一般用于铸造有色合金。

  低压铸造可以采用砂型、金属型、石墨型等,充型过程既与金属型铸造和砂型铸造等重力铸造有区别,也不同于高压高速充型的压力铸造,具有如下优点:

1)纯净金属液充型,提高了铸件的纯净度。由于熔渣一般浮于金属液表面,而低压铸造由坩埚下部的金属液通过升液管实现充型,彻底避免了熔渣进入铸型型腔的可能性。

2)金属液充型平稳,减少或避免了金属液在充型时的翻腾、冲击、飞溅现象,从而减成少了氧化渣的形成。

3)铸件成型性好,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充型,可以提高金属液的流动性,有利于形成轮廓清晰、表面光洁的铸件,对于大型薄壁铸件的成型更为有利。

4)铸件在压力作用下结晶凝固,能得到充分地补缩,铸件组织致密。

5)提高了金属液的收得率,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冒口,并且升液管中未凝同的金属可回流至坩埚,重复使用,使金属液的收得率大大提高,收得率一般可达90%,

6)生产操作方便,劳动条件好,生产效率高,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低压铸造也有一些缺点,装备和模具投资较大;在生产铝合金铸件时,坩埚和升液管长期与金属液接触,易受侵蚀而报废,也会使金属液增铁而性能恶化。


ABUIABACGAAgoNnikwYotvHcmQQwoAY4lQQ


   压力铸造,有高压和高速充填压铸型的两大特点。它常用的压射比压是从几千至几万kPa,甚至高达2×105kPa。充填速度约在10~50m/s,有些时候甚至 可达100m/s以上。充填时间很短,一般在0.01~0.2s范围内。

与其它铸造方法相比,压铸有以下三方面优点:

产品质量好:铸件尺寸精度高,一般相当于6~7级,甚至可达4级;表面光洁度好,一般相当于5~8级;强度和硬度较高,强度一般比 砂型铸造提高25~30%,但延伸率 降低约70%;尺寸稳定,互换性好;可压铸薄壁复杂的铸件。例如,当前锌合金 压铸件最小壁厚可达0.3mm;铝合金铸件可达0.5mm;最小铸出孔径为 0.7mm;最小螺距为0.75mm。

生产效率高:机器生产率高,例如国产JⅢ3型卧式冷室压铸机平均八小时可压铸600~700次,小型热室压铸机平均每八小时可压铸3000~7000次;压铸型寿命长,一付压铸型,压铸钟合金,寿命可达几十万次,甚至上百万次;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经济效果优良:由于压铸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等优点。一般不再进行机械加工而直接使用,或加工量很小,所以既提高了金属利用率,又减少了大量的加工设备和工时;铸件价格便易;可以采用组合压铸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既节省装配工时又节省金属。

压铸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尚待解决。如:

1). 压铸时由于液态金属充填型腔速度高,流态不稳定,故采用一般压铸法,铸件易产生气孔,不能进行热处理;

2). 对内凹复杂的铸件,压铸较为困难;

3).高熔点合金(如铜,黑色金属),压铸型寿命较低;

4).不宜小批量生产,其主要原因是压铸型制造成本高,压铸机生产效率高,小批量生产不经济。

  压铸是最先进的金属成型方法之一,是实现少切屑,无切屑的有效途径,应用很广,发展很快。目前压铸合金不再局限于有色金属的锌、铝、镁和铜,而且也逐渐扩大用来压铸铸铁和铸钢件。

压铸件的尺寸和重量,取决于压铸机的功率。由于压铸机的功率不断增大,铸件形尺寸可以从几毫米到1~2m;重量可以从几克到数十公斤。国外可压铸直径为 2m,重量为50kg的铝铸件。压铸件也不再局限于汽车工业和仪表工业,逐步扩大到其它各个工业部门,如农业机械、机床工业、电子工业、国防工业、计算 机、医疗器械、钟表、照相机和日用五金等几十个行业。在压铸技术方面又出现了真空压铸、加氧压铸、精速密压铸以及可溶型芯的应用等新工艺。


ABUIABAEGAAgjsPokwYokbzt9gMw4QU4qQQ

(1)耐腐蚀耐热钢

如锅炉钢主要指用来制造过热器、主蒸气管和锅炉火室受热面用的材料。对锅炉钢的性能要求主要是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一定的高温强度和耐碱性腐蚀、耐氧化等。常用的锅炉钢有平炉冶炼的低碳镇静钢或电炉冶炼的低碳钢,含碳量Wc在0.16%~0.26%范围内。制造高压锅炉时则应用珠光体耐热钢或奥氏体耐热钢。也采用普通低合金钢建造锅炉,如12锰、15锰钒、18锰钼铌等。

(2)焊条用钢

这类钢是专门供制造电弧焊和气焊焊条钢丝用。钢的成分随所焊材质不同而异。根据需要,大致分碳素钢、合金结构钢和不锈钢三类。这些钢的硫、磷含量Ws、WP不大于0.03%,比一般钢要求严些。这些钢不要求力学性能,而只作化学成分的检验。

(3)不锈钢

不锈耐酸钢简称不锈钢,它是由不锈钢和耐酸钢两大部分组成的。简言之,能抵抗大气腐蚀的钢叫不锈钢,而能抵抗化学介质(如酸类)腐蚀的钢叫耐酸钢。一般说来,含铬量Wcr大于12%的钢就具有了不锈钢的特点。

不锈钢按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又可分为五大类:即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一铁素体不锈钢及沉淀硬化不锈钢。

(4)耐热钢

   在高温条件下,具有抗氧化性和足够的高温强度以及良好的耐热性能的钢称作耐热钢。耐热钢包括抗氧化钢和热强钢两类。抗氧化钢又称不起皮钢。热强钢是指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的钢。耐热钢主要用于在高温下长期使用的零件。


24小时服务热线
86-531-68961799
产品中心                应用范围               钢纳动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冷作模具钢
热作模具钢
塑胶模具
高压模具钢
聚合焊丝
冲压  冲裁
冷锻  冷挤
温锻  热锻
压铸  热挤压
注塑  压塑
吹塑